廖爱红委员:
您提出的《解决停车难问题刻不容缓》提案收悉,我公司对提案进行了认真学习,所提建议非常合理,能够缓解停车难问题。现对提案所提建议答复如下:
一、合理利用资源,扩大停车泊位供给
为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把解决停车难问题纳入城市大建设的范畴,经市政府批准,2017年1月10日汉江国投全资子公司——襄阳市襄投智行停车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行公司)正式成立,公司现有正式员工22人,负责中心城区公共停车设施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
(一)已建成停车场
我公司成立以来,已完成4个停车场、953个停车位智能化改造,其中临汉门公园地下车库181个、襄阳公园绿荫停车场84个、琵琶山路路内泊位101个、鼓楼片区路内泊位587个。新建了6个停车场、947个车位,其中车桥厂停车场200个车位、建锦路停车场250个车位、立业路停车场150个车位、小北门旅游大巴停车场15个车位、人民广场停车场300个车位和教育考试院停车场32个车位。
(二)2018年停车场建设
一是智能化改造1346个停车位,年底前完成紫贞公园停车场485个停车位及岘山文化广场停车场861个停车位智能改造;二是年底前完成智能化改造2000个路内停车位;三是新建临时停车场7个,分别为西街临时停车场55个车位、荟园片区临时停车场60个车位、盛丰路临时停车场200个车、铁佛寺路临时停车场50个车位、环城西路临时停车场30个、月亮湾临时停车场260个、鱼梁洲临时停车场450个,目前,上述停车场均已完成场地平整工作,年底之前建成并智能化改造后共可提供约1105个停车位;四是年底前开工建设月亮湾停车场762个停车位(地上212个停车位、地下550个)及四中迁建项目地下停车场规划车位190个。
(三)立体停车楼建设
除已确定的解放路(原车桥厂)立体停车楼建设选址外,我公司拟选取4个地块建设立体停车楼,分别位于长虹桥头(二桥桥北)、人民公园、铁佛寺路(电大北侧)、六化建南渠。目前,根据各地块周边停车需求分析,优先选取人民公园和铁佛寺路(电大北侧)地块建设立体停车楼,此两个立体停车楼建成后可提供300个停车位。
二、合理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
(一)临时停车场建设。我公司成立后针对襄阳中心城区当前收储、尚未进行出让的闲置地块进行了摸排调查,积极与城区政府、市城管局、市规划局、市国土资源局、市交警支队、市土地储备供应中心、市房投公司等单位对接,共同研究选择闲置地块建设临时停车场。
(二)重点区域停车场配建。我公司以《襄阳市中心城区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为依据,对未来可以规划建设的新增停车场进行了现状梳理与筛选,主要以商业集中区、旅游景区、居住区、大型综合交通枢纽、医院、学校、棚改区等特殊地区为重点,大力推动停车场建设,目前的停车场建设选址基本都在重点区域。同时,加快构建与道路容量相协调、规模适宜、布局完善、结构合理的停车供给体系,力争早日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停车格局,使襄阳市区停车难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三)智能化建设情况。一是停车位智能化改造,采取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管理公共停车场和道路停车泊位,2018年我公司计划改造1348个停车位,其中紫贞公园停车场490个、岘山文化广场停车场858个。二是年底前完成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搭建,统一接入、统一管理全市中心城区路内泊位、路外停车场、旅游区停车场、立体车库、充电桩/站的各种数据。届时,通过襄阳停车app、襄阳停车微信公众号和路边泊位诱导屏等方式向市民反映全市停车泊位的实时情况,达到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方便市民停车的目的。
三、加强管理,合理利用现有车位
(一)优化顶层设计。一是积极推动制定配套政策。我公司为了加大公共停车设施的建设力度,起草完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我市公共停车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并提交市城管局。该意见主要从停车场建设经营期限、土地供应、规划条件、规费减免、商业配套、运营保障、产权登记、建设奖励等方面拟定了详细的配套政策。二是在我公司积极推动下,6月7日市政府第78期专题会议纪要,明确了立体停车楼建设以联席会议形式加快办理行政许可(备案)手续。三是我公司正推动建立高效完善、科学有序的公共停车场市场化运作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停车场建设,加快形成投资多元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可持续的公共停车场产业格局。
(二)技术管理。4月27日,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建设项目招标公告已公开发布,预计将于年底完成建设并运行。届时,通过襄阳停车app、襄阳停车微信公众号和路边泊位诱导屏等方式向市民反映全市停车泊位的实时情况,达到提高停车泊位利用率,方便市民停车的目的。
(三)机制管理。我公司严格按照《襄阳市市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先后于临汉门公园地下停车场、车桥厂停车场和襄阳公园生态停车场实行收费运营,建锦路停车场、立业路停车场和人民广场停车场在智能化改造已完毕正在运营。并且实行从城市中心区域向城市外围由高到低的级差收费标准,通过经济杠杆调节市场需求,促使车主快停快走,避免停车资源被长期占用,实现了车位高效周转,缓解了“停车难、乱停车”问题。
以上为我公司学习您所提建议后,结合我公司实际工作情况做出的答复。同时,您所提的宝贵建议对我公司的工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期望您继续关注“停车难,乱停车”等问题,指导我们为襄阳市静态交通的发展与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汉江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