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燕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的建议》提案收悉,我公司对提案进行了认真学习,所提“出台优惠政策,建生态停车场”建议非常合理,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缓解停车难问题。现对提案所提建议答复如下:
一、积极探索,配建生态停车场
2017年1月10日,经市政府批准,汉江国投全资子公司——襄阳市襄投智行停车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行公司)正式成立,现有正式员工22人,负责中心城区公共停车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工作。
关于委员提出的新建、改建、扩建生态停车场的建议,我公司在建设停车场的同时,也进行了前期的调研、探索,对满足条件的,优先选择建设生态停车场,在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的同时,还能有效吸收汽车尾气、空气中悬浮的灰尘、纤维,防止汽车被暴晒并降低车内温度。不仅满足了城市停车需求、又兼顾了生态环境,同时也改善了广大车主的停车体验。
(一)已建成停车场
我公司成立以来,一是新建5个停车场共907个车位,分别为车桥厂停车场300个(目前正在进行生态停车场改造)、建锦路停车场130个、立业路停车场100个、小北门旅游大巴停车场15个、人民广场停车场330个及教育考试院停车场32个(生态停车场);二是已完成952个停车位改造,分别为临汉门公园地下车库181个、襄阳公园绿荫停车场83个(生态停车场)、琵琶山路路内泊位101个、鼓楼片区路内泊位587个。
(二)2018年“十件实事”
一是智慧停车管理平台建设,年底前完成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搭建,统一管理全市停车资源;二是智能化改造1346个停车位,年底前完成紫贞公园停车场485个停车位及岘山文化广场停车场861个停车位智能改造(此两个停车场均为生态停车场);三是年底前完成智能化改造2000个路内停车位;四是年底前利用棚户区改造腾地新建4个临时停车场800个停车位。
(三)2018年城建计划
年底前开工建设月亮湾停车场(762个停车位,其中地上将按生态停车场进行配建,预计提供212个停车位;地下可提供550个)及四中迁建项目地下停车场(规划车位190个)。
二、生态停车场建设面临的问题
经我公司前期调查了解,生态停车场建设面临如下问题:
(一)生态停车场建设没有统一的规范
从国家到湖北省目前没有专门的生态停车场法规,虽然交通部、建设部颁布的部分建设规范中对停车场的生态建设有所提及,但涉及条文较少,且不完善,无法完成对生态停车场建设的全面指导。
(二)缺乏协作治理机制
一个停车位涉及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管理,缺乏整体协调,使得城市停车规划、建设和管理成效不佳。
三、合理建设规划生态停车场
(一)借鉴先进经验,优化顶层设计
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经验,将建设生态停车场作为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经学习调研,北京市出台的《北京地区停车场绿化指导书》,根据停车场周边土地的不同性质,对停车场绿化覆盖率的标准提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佳利用;昆明市绝大多数经营性的露天停车场也已经实现了绿色生态化。我公司将密切关注生态停车场建设行业动态,并积极推动相关政策出台。
(二)加强相关职能部门协作
建议建立起生态停车场建设管理协作治理机制,由停车场所涉及的多个职能部门,达成一致意见,加大绿化建设指标问题的审批,整体协调,统一进行停车规划、建设和管理。同时,加大生态停车场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将原本较为孤立的各相关部门之间搭起了一座座沟通的桥梁,协调各方的利益冲突。
(三)紧密结合园林绿化
建议一是园林部门结合城市公园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山体和江河、湖泊、水库蓝线以外的周边生态控制区域,规划、配建生态停车场;二是生态停车场建设要结合城市道路、立交桥和公共停车场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一定标准的绿化建设,可免除绿化费;三是生态停车场建成之后,由建设单位统一经营管理,园林企业可通过生态停车场的经营收益,弥补绿化的建设和维护成本;四是停车场建设单位在经营停车场的同时,承担绿地的日常养护工作,政府则购买其服务,停车场建设单位通过从政府获得绿化养护收入补偿一部份巨额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成本,从而实现停车场行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以上,为我公司结合工作实际作出的答复。您所提的宝贵建议对停车场建设工作的开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期望您继续关注公共停车设施建设和管理等问题,指导我们为襄阳市静态交通的发展与管理作出更大的贡献。
汉江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