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潺潺,鸟鸣阵阵,层林尽染,清香袭人,江景之美一览无余;水清、岸绿、景美、人和,一幅绝美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昔日荒凉杂乱的凤凰滩,如今得以修复;湮没遗弃的历史文化遗存,今日得以重新彰显。10月1日,位于汉江和襄水交汇处的凤林古渡生态公园(简称凤林古渡)开园,吸引众多游人慕名前往。
“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游人在园内吟古人名篇诗句,观“孟浩然”泛舟江上,听古装艺人抚琴弹唱,看名人贤士作唐人雅集……凤林古渡沉浸式的人、景一体体验,引爆了襄阳人的国庆假期,让人足不出襄,即能览天下盛景。
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
凤林古渡西邻习家池,北接岘首山,南望鹿门寺,是襄水南入汉江的重要关卡。在这片占地面积106亩的土地上,流传着众多历史文化故事传说。也因此,凤林古渡成为了襄阳历史文化遗址、遗迹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复建后的凤林古渡园区以襄水为轴线分成左岸、右岸两个片区。经过设计师的妙手,今建有“蒹葭沙浦”“江塔凤鸣”“平江映月”“九溪烟树”“橘洲梅渚”“溪亭日暮”等六大景观。这些景观重现了“汉水泱泱绕凤林,岘山南路白云深”的大美意境。
在右岸,景观岸线柔和,水塘、古道纤细婉转,有着一片完整的游人游览体系;在左岸,江滩密林犹存,却又形成高低错落景观,江滩水流以自然形态引入绿岛、浅滩。随水流而架设的栈道、平台,让游人能亲近园内景观。
左岸有多座绿岛,互相串联。绿岛与绿岛之间,通过青石栈道与桥梁连接。这些桥,或是平桥、拱桥,或是木桥、石桥,形态各异,在确保园内无障碍贯通的同时,也成为与凤林古渡融于一体的人文景观。
园内植物繁茂,以落羽杉、水杉等湿生树种为主,下层搭配成片种植的鸢尾、芦苇、香蒲、水生美人蕉、二月兰等花卉。植物郁郁葱葱,似笼烟,与江岸、堤坝共同营造出了“云树苍茫,蒹葭盈洲”的江滩湿地景观。
园内小路,取名“寻诗径”,采用襄阳当地著名书法家书写、岘山石石刻的方式,展示出历代有关襄阳、襄水、凤林古渡的诗词名篇。市民和游客在目睹公园生态之美的同时,也能“沐春风而思飞扬,凌秋云而思浩荡”,深深感受到凤林古渡厚重的历史文化。
“每一步都是风景。”我市鼓乐爱好者孙玉解和好友一起游园。一路上的美景让她们忍不住打起鼓、唱起歌,载歌载舞,表达对美景的陶醉。“以前荒凉杂乱的凤凰滩,现在成了风景秀美的湿地公园,还处处蕴含着人文之美,尤其是‘凤林古渡’这个名字,非常有诗情画意,一听就令人向往。”她们说。
“每一帧都是大片。”市旅游摄影家协会晋书安与十余名摄影爱好者,带上“长枪短炮”,拍摄园内风景。面对以“云树蒹葭,江口古渡”为主题的景观风貌,他们不停按下快门,用镜头定格美景。“凤林古渡的白天和夜晚景色不同,四季风景也不同,我们要不断地来,拍出凤林古渡之美。”他们说。
历史与现代“隔空对话”
凤林古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国庆假期,凤林古渡建设方——襄阳汉江生态经济带投资建设有限公司精心策划了孟浩然泛舟、古琴弹唱、唐人雅集等文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不识古渡的人,也知晓了凤林古渡的前世今生。
于是,我们知道了,蔡凤腾云、洞宾咏雪的传说在这里熠熠生辉;三国时期,孙坚与黄祖在此曾有著名一战;南北朝时期,萧衍于此发兵,顺流而下,最终建立梁朝;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第一人孟浩然,曾在这里赏石品酒、弹琴吟唱,留下名篇《游凤林寺西岭》……厚重的历史人文,伴着江声依旧,凤林古渡早已成为千古传奇。
“快看!小船上有个古代人。”顺着一个孩子的叫声,人们惊喜地看见,“孟浩然”拿着诗书正泛舟江上。没错,凤林古渡离孟浩然的故居涧南园非常近。在孟浩然的诗词中,凤林古渡处处留有痕迹:“我家南渡头,惯习野人舟”“漾舟乘水便,因访故人居”“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彼时的孟浩然出门访友时,经常从凤林古渡撑船起航,走水路直达襄阳古城。
“快看!石头上有个老翁在钓鱼。”随着游人的惊喜发现,人们纷纷围观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在岸边垂钓的“孟浩然”。孟浩然是襄阳文化的形象代言人,也是写家乡诗篇最多的著名诗人。他对家乡襄阳充满真情,用大量的诗篇歌颂襄阳、描绘襄阳。孟浩然现在流传下来的诗歌有260多首,其中关于襄阳的就有100多首。如今,凤林古渡复刻了孟浩然撑船出行、岸边垂钓的情景,令今人在凤林古渡再次吟诵他的诗篇时,也有了与他穿越时空共情的羁绊。
“不踏苏岭石,虚作襄阳行。”“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襄阳城里没人知,襄阳城外江山好。”在游园途中,游人还可以在“寻诗径”中穿梭,感受古今文化的精妙碰撞。26块镌刻古诗句的岘山石,像等待游人寻找的珍宝一样散落在各个点位,让游人可以边游园边寻宝,寻到之后品诗鉴景。
“值得下次单独再来,赏赏襄阳石,品品襄阳诗。”市民王先生说着,突然手指上空。只见,凤林古渡不远处的汉十高铁崔家营汉江特大桥上,一辆动车飞驰而过,发出呼啸之声。这让人不禁感叹:啊,原来我们还在科技高度发达,人民生活富裕丰足的今天……
凤林古渡宜古宜今,自然野趣与人工造景交相辉映,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水乳交融,游园时不禁让人思绪万千,感慨万千。
巧思与设计暖心便民
凤林古渡地理位置优越,位于207国道旁。游人可以乘坐5路、505路、546路公交车到习家池站下车。景区入口就在公交车站旁,下车后即可步行进入景区。
目前,凤林古渡设有小型停车场,位于公园正前方。因为毗邻习家池、唐城,游人驾车前往也可以在习家池、唐城停车场停车,再步行前往凤林古渡。
凤林古渡之美,美在自然,美在文化,更美在匠心。在入园处,古朴的小木屋既是景观,也是方便游人的卫生间。在风景开阔的“平江映月”景点,既设置有大型长廊石椅,供游人休憩,也设有蓝色的移动卫生间,与江景融为一体。
作为一个开放式的公园,不设门槛,没有游园时间限制。晴天雨天、雪天雾天,清晨正午……根据凤林古渡不同时态的美景特点,游人可以随进随游。
这里是适合老人的。公园建造时采用的是防滑仿古石砖,即便雨水漫过,依然能防止打滑。公园每隔几十米就设置有休闲椅凳,能随时停步休息。在“溪亭日暮”景点处,中式开放凉亭可以遮阳。凉亭旁的自动贩卖机,有小食、饮水可供选用。
这里是适合小孩的。公园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以人为本,公园里的长凳尖角均已打磨成圆形,避免小孩在游园奔跑时碰伤。凤凰滩头的沙地,是为幼儿设置的天然游乐园。三五成群的孩子们可以脱掉鞋子,撅着屁股玩上一整天。小手、小脚脏了怎么办?不要紧,园区设计者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在沙滩旁设置了多处水龙头。水龙头的高度不仅可以方便幼童洗手洗脚,渗下的水、沙也能快速进入园区水系,浇灌花草。
这里是适合学生的。游园之后,学生周定坤表示,最吸引他的是园内的岘山诗词石。扫描岘山石旁的二维码,就能获得诗句的解释。“与在学校学习相比,获取知识更方便,也更具体形象。通过这些诗,我以后外出读书了,也可以想象襄阳的美景。”学生周嘉辰表示:“身临其境,接受得特别快,学到了很多关于襄阳的知识,对家乡历史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里是适合艺人的。“十一”当天,凤林古渡园内多人演奏琵琶。上至古稀老人,下至五岁稚童,人人手捧琵琶,欢欣弹奏,共庆祖国生日,祝福祖国繁荣强大。更多市民更是自发寻到这里,成团地唱歌、跳舞、击鼓相庆。琵琶演奏者汪婷表示,浩浩江水、亭台小溪、青山绿植是最好的艺术表演背景。
这里是适合文人的。唐人雅集观摩、与孟浩然泛舟、琵琶颂襄阳等古风古韵的互动活动,让文人瞬间穿越到唐诗宋词的朝代。一时之间,人已忘忧。在“寻诗径”,像诗人一样漫步,仿佛处处都能看到古人垂钓、泛舟、赏花、写诗,悠然自得,快意人生。在这里,文人与凤林古渡有着天然的亲近。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襄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初衷,建设了一批像襄水源、凤林古渡这样的民生项目。
这些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精准把握城市发展规律,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项目最终的建设成果,让襄阳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其中展现,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城市之美可感可及。
我们相信,襄阳未来将有更多类似凤林古渡的项目诞生,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将继续绵延在襄阳这片伟大的土地上。
“美”上央媒,国庆假期凤林古渡火出圈
10月2日上午,人民网以《湖北襄阳:生态公园 乐享假期》为题,展播了本报记者杨东拍摄的10月1日凤林古渡开门迎客的盛况。10月3日上午,凤林古渡的美景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三个栏目播出。10月4日,人民网再次推出凤林古渡新闻报道,并在m6米乐app首页显示。同时,新华网客户端发布的凤林古渡开园图片消息和新华社客户端发布的凤林古渡航拍短视频浏览量均破百万。一时间,不少市民欢呼,凤林古渡火到全国了。
国庆假期,凤林古渡举办了以“诗画襄水 梦寐襄阳”为主题的文娱活动,为广大市民带来丰富的文化和视觉盛宴。公园内用菊花盆景打造“喜迎二十大”主题造型、庆国庆主题造型、凤凰造型、汉江生态鱼造型等,吸引市民感受醉美深秋。
“北涧泛舟图”由古装演员扮演孟浩然,在襄水入江口泛舟赏景,吟诵孟浩然诗,生动演绎“垂钓坐磐石,水清心亦闲”的情景。在公园一角,一位老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在拙朴的凤凰亭垂钓,与浩渺的汉江形成绝美的构图。
此外,公园石桥旁的古琴大师不时以“弹唱”形式展示襄阳相关古琴名曲,如《卧龙吟》《石上流泉》等。专业而优美的演出让众多游客驻足欣赏,现场掌声不断。
据了解,今年国庆假期前三天约有3.5万名市民、外地游客前来凤林古渡观光游览。
千年诗意 荟萃凤林
——市民热议凤林古渡生态公园美景
凤林古渡生态公园“十一”开园后,园内水系丰沛纵横,岸边水松苍翠、芦苇摇曳,堤坝上草坪成片、花径芬芳,美景引起市民广泛热议。
襄阳市诗词学会理事山群英表示,凤林古渡风景绝佳,文化厚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打卡地。这里与习家池毗邻,与岘首山相接,襄水从这里南入汉江,地理位置独特。这里离山水田园派大诗人孟浩然的故居涧南园很近。在这里吟诵孟夫子的名篇,观赏辽阔的江水、连绵的青山,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画家汪啸云表示,凤林古渡开园为襄阳的城市建设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一名襄阳籍画家,感到非常高兴,怀着创作的心情来到凤林古渡,力图挥写画就襄阳的秀丽风光——《岘山襄水图》,以表达对襄阳的赞美之情。
市民罗丽霞表示,这个地方太美了,像一幅画。以前这里是荒凉杂乱的凤凰滩,没有人往这里走。现在设计修建得非常好,老人、小孩都能来玩。
市民王夕平表示,凤林古渡生态公园开园,感到非常高兴。襄阳又多了一处生态公园,市民又多了一处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凤林古渡生态公园游人多,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孟浩然”乘舟渡江情景增添文化味和穿越感。
书法家王太雄表示,很荣幸参加凤林古渡生态公园开园活动,为游客书写了一些作品,如“祖国万岁”“大美襄阳”“襄阳好风日”“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此公园依山傍水,精美大气,独具匠心,将自然人文融为一体,是难得的休闲娱乐好去处。印象最深的是文化韵味浓厚、诗性突出,随处可见古人吟咏的诗词歌赋刻石,给人以景观诗意点题的艺术美感。
襄阳市诗词学会会长周少诚游览凤林古渡后,作诗一首,诗名《凤林古渡采风有韵》,诗曰:“今又重阳入画屏,繁花游客两娉婷。凤凰滩上乡情暖,古渡江滨草木馨。诵去诗篇风雅颂,携来仙侣老中青。吟坛赓续有来者,说与沧浪细细听。”
市民休闲观光打卡胜地
——网友畅谈游园感受
@长胖小丸子: 凤林古渡生态公园,襄阳人心动打卡地,已去看了,一定要去逛逛,非常推荐,为襄阳点赞。
@禾禾:凤林古渡生态公园,就在唐城旁边,古河道景观,风景超级美,有种海边的感觉,手机随手一拍都是大片。
@襄阳四中英语刘红云老师:一大早开车前往凤林古渡生态公园,园子建得清秀灵动。这里是襄水入汉江口,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以后会无数次地打卡此地。
@余小姐:一步一景,非常适合拍古风照片,汉服爱好者一定要去打卡呀!
@晴天:不用花钱去外地,襄阳就有好风景。凤林古渡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好玩,是休闲娱乐好去处。“郎色”得很。
@念露儿:世外桃源一般,原来我大襄阳如此秀美,这美那美大襄阳最美。
@小丸子:襄阳又火到外星了,凤林古渡生态公园,襄阳人心动打卡地,值得推荐,值得打卡。为我大襄阳点赞。一定要去逛逛,遛娃散步,拍照野餐,秋天野餐很合适。
@馬大公子:秋风习习,激起江面阵阵涟漪,小桥流水,亭台水榭,快去置身那一份恬静和惬意中吧,比心。
组稿:通讯员 何丽 辛清英 张帆 全媒体首席记者 朱科
文字:通讯员 张帆 全媒体记者 周娜 张亚婷 朱科
图片:通讯员 张帆 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