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候进入医院的车辆 通讯员王娟 全媒体记者孙修廷摄
襄州区潘台路上违停的车辆 全媒体记者孙修廷摄
近年来,随着私家车保有量剧增,停车难及其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成为掣肘城市发展的顽疾。如何破解停车难,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道考题。
在我市,停车到底有多难?有关部门都做过哪些努力?是否找到了破解难题的良方?
现状:停车难困扰市民
家住襄城的陈先生现在轻易不开车,“停车太难了,有时找个停车位都得大半个小时”。
孩子在市昭明小学附属幼儿园上学的习女士对停车难也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虽然这几年路边施划了不少停车位,但无法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每次接孩子,她都提前大半个小时,以防找不到车位影响接孩子。
停车,成了困扰市民的老大难。不仅如此,在公共资源紧缺的情况下,部分市民文明意识不强、守法意识淡薄,让停车难上加难。
家住樊城的董先生反映,小区门口的公共停车位大部分被附近的居民长期占用,成了“私家车位”。
这些导致一些车主冒着被贴罚单的风险,把车停在小区周边的道路旁。这种情况在医院、学校、商场周边尤为突出,也加剧了道路拥堵。
记者了解到,虽然执法部门已加强了对乱停车、乱占车位行为的执法力度,但抢占公共停车位的现象仍旧存在。店家用石头、凳子、广告牌等,将店门口的公共停车位占为己有,不仅损害了其他市民的权益,也加剧了停车难。
此外,记者在市区一些路段看到,车辆乱停或一车停两位的现象也不在少数。
襄城王府口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娟表示,个别市民乱停靠、僵尸车长期占用公共资源,造成车位循环使用率降低,让停车成为大难题,也给社区居委会和相关部门的管理带来了很大压力。
努力:对症下药补短板
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有停车位25.34万个,停车位缺口为4.17万个。
为缓解停车难,2018年初,市政府把“实施便民出行工程,新建改建3.6万个停车位”作为“十件实事”之一。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汉江国投于2017年1月10日成立了襄阳市襄投智行停车经营有限公司,专门负责中心城区公共停车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2018年,该公司新建改建了4100个停车位。
但停车位缺口仍然呈逐年扩大的趋势,停车难问题依然严峻。
道路停车位作为城市停车资源的补充,设立的初衷是以临时停车为主,解决市民临时停车需求,但实际上我市大部分道路停车位被私家车长期占用,循环使用率很低。
市交警支队秩序科科长伍吉辉介绍,市交警支队在调研中发现,部分路段因为施划了道路停车位,经常造成拥堵,一些原来施划的停车位随着道路通行状况的变化有可能被取消。
为治理易堵点,警方也采取了相应措施。针对“进中心医院停车场车辆占道停车、排队等候,导致医院门前易堵”的问题,鼓楼警务平台经实地踏勘、科学论证后,采取了以下措施:取消医院门前的人行横道,清除人行横道标线,封闭中心隔离护栏和人行道护栏的过街开口;在市中心医院正门停车场进出口的机非隔离护栏上安装推拉门,当停车场泊位停满后,合上推拉门,禁止车辆进入停车场。同时安排专人在此值守,防止车辆排队等候,占用车道。
伍吉辉建议,在城市中心区和主要商业区附近建设大型停车场或地下车库,同时利用工厂企业闲置厂房、城中村空地,整合资源建设停车场,以缓解城市重点部位的停车难。同时,引入先进的停车管理理念和智能化的停车引导系统,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
王娟建议,合理利用辖区单位的停车位资源,减轻停车压力;倡导绿色出行,尽量少开车,尽量搭乘公交车出行。
未来:可用手机预订停车位
当前停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在于乱停车,更包括停车难、停车信息不透明等一系列问题。
而合理利用道路停车泊位是缓解停车难的重要途径。
为缓解停车难,给市民提供更精准、更便捷的停车服务,近日我市的“智慧停车”系统将正式上线运行。未来驾驶员在出行前,可查询目的地附近停车场的位置、空余车位、收费价格等信息,并可预订停车位。
为充分发挥道路停车位的停车功能,今后我市将发挥价格杠杆对静态交通的调控作用,缓解交通拥堵难题,引导市民合理用车、有序停车,减少乱停乱放、占道停车,出行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促进道路畅通。( 通讯员闫洁 王娟 全媒体记者孙修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