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全力打造惠民工程亲民工程——社会各界热议《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专项规划方案》之二-m6米乐app

【襄阳日报】全力打造惠民工程亲民工程——社会各界热议《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专项规划方案》之二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7日 阅读次数:7

我市编制完成并公布《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专项规划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后,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不少专家学者纷纷抒发感想、建言献策,希望襄水岸线修复生态提升工程能够描绘出自然生态的襄水文化长卷,全力打造惠民工程、亲民工程。

原汉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襄阳五中退休特级教师李治和:襄水是襄阳名称的来源,山之南水之北称之为“阳”,这是《水经注》给我们的名称,要十分珍惜。襄水连着南船北马。明清之际的万里茶道,给了襄阳新的史迹。我们现在要在党的领导下不负众望,把襄水全域生态修复好。

原襄阳市园林局副总工程师吴金科:由国内一流专家编制的《方案》,从实际出发,深入挖掘了襄水和襄阳的历史文化,较好地处理了项目规划要求与城市主干道等市政设施的关系,确立中心城区附近带状公共绿地功能的定位,既满足城市防洪功能,又能形成美丽的城市景观风光带。《方案》切实可行。我有几点建议:

一是,本工程规划设计重点与难点是檀溪湖至岘首山段,《方案》仍需要优化,应增补多项措施,力求恢复襄水原有的自然河流风貌,弱化内环南路及周边建筑物对景观的影响。

二是,以襄水为主线的带状公共绿地,绿化景观应当充分展现襄阳地方特色,要坚持以乡土植物为主的原则,多采用具有襄阳地方特色的乔灌花草及湿生水生植物,少用外来植物。

三是,建议充分利用羊祜山茂盛的山林植被,挖掘襄阳著名历史人物羊祜的资源,将现有岘山文化广场与本项目一并规划设计,既能显山露水,又能提高风光带的历史文化品位。

四是,《方案》中规划的孟浩然故居景点是很重要的,被誉为“孟襄阳”的孟浩然是唐代襄阳著名诗人,应当精心谋划,把这处景点做出彩。

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原市建委副主任、总工程师蒋继舒:《方案》很不错,既尊重和挖掘了襄水和襄阳的历史文化,又体现了生态文明和城市公共绿地功能的需求。在满足城市防洪功能的前提下,做到以人为中心的城市景观风光带,建成后必将成为我市靓丽的城市景观名片。我具体有四条意见建议:

一是,本次工程的襄水是一条带状用地,是襄阳历史文化名城山水格局的一部分。如果要展示和彰显襄阳优美的、历史深远的内涵,应该还要补充以襄水为中心的周边地区的城市设计,进一步整治周边的环境,包括建筑,园林绿化,公共空间等。

二是,现有的岘山文化广场园林绿化水平有待提升,应该趁这次襄水建设的机会,梳理一下岘山文化广场和襄水风光带的关系,统筹规划设计,显山露水,提高品位,彰显我们襄阳的大气。

三是,岘山景区应该将山纳入统一规划范围。

四是,孟浩然故居一定要建,而且要在历史文献记载的地址上建。所有热爱中华文化的人都熟知孟浩然,三岁的小孩都会背《春晓》。襄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应该拥有一定数量的名人故居、纪念馆。

(统筹:全媒体首席记者朱科 见习记者杨帆 通讯员何丽 焦晓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