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让信仰的旗帜高高飘扬 ——大型音舞诗画《旗帜》首演侧记-m6米乐app

【襄阳日报】让信仰的旗帜高高飘扬 ——大型音舞诗画《旗帜》首演侧记

发布时间:2021年06月29日 阅读次数:5

1.jpg

诗与情景《启航》。 全媒体记者 谢勇 摄

2.jpg

诗与舞蹈《襄阳 我的第二故乡》。 全媒体记者 谢勇 摄

3.jpg

诗与情景《一个都不能少》。 全媒体记者 谢勇 摄

4.jpg

诗与歌唱《那一年》。 全媒体记者 谢勇 摄

5.jpg

讲述与舞蹈《逆行》。 全媒体记者 谢勇 摄

6.jpg

音舞诗画《旗帜》。 全媒体记者 谢勇 摄

7.jpg

诗与舞蹈《保卫黄河》。全媒体记者谢勇摄

8.jpg

诗与情景《涅槃》。 全媒体记者 谢勇 摄



通讯员 周晏安 全媒体记者 张亚婷 王艳萍

百年岁月如歌,风雷激荡;百年征帆高悬,乘风破浪。28日晚,我市200多名文艺工作者以精湛的技艺和充沛的激情,献上精心准备的大型音舞诗画《旗帜》,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在襄阳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凝聚团结奋斗的澎湃伟力。

这是一堂教育意义深刻、生动鲜活、富有生命力的党史“大思政课”。台上台下红旗招展、歌声相和,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了襄阳人民最深情的祝福,在“七一”前夕点燃了襄阳儿女心中澎湃的激情。

★这是一面救亡图存、走向胜利的旗帜

“一九二一年‘七一’,鲜红的党旗从南湖的红船上升起,东方巨轮盼来了领航的舵手,中华大典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大型音舞诗画《旗帜》在歌声中拉开序幕。

听,诗与情景《启航》,带领观众走到襄阳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播火者萧楚女的身旁。这位以笔为枪、以热血为墨的青年,从长江逆水而上两次来到襄阳,让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鄂西北的土地上扎根生长。还有杨秀阡、李亚声、谢远定、程克绳、毛庭芳等,在襄阳大地上,无数英雄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

看,抗日烽火熊熊燃烧,中华儿女空前地觉醒和团结起来!鲜红的党旗猎猎,抗击日寇的战旗直指外侮,誓扫凶顽……诗与舞蹈《保卫黄河》围绕从襄阳走出去的诗人光未然展开。黄河,象征着中华民族奔流不息的民族精神。1939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际,光未然心中蓄积已久的创作激情,被黄河壶口瀑布一泻千里的惊涛骇浪和纤夫们艰辛的劳动号子点燃,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同志们,总攻马上开始,我们这把尖刀能不能插进西门,关乎整个战斗的成败。”解放全中国的战斗打响了,襄樊战役是闻名全国的“五路大捷”之一,被朱德总司令誉为“小的模范战役”。诗与情景《涅槃》,再现了这段历史。“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呀!我常常同后辈们说,要奋发图强,为祖国、为民族贡献力量。”原襄阳特功团一营教导员谭笑林的妻子蒋昭瑜在现场观看后感慨万千。

★这是一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旗帜

这是一片深沉的土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这是一片希望的土地,红日初升,朝霞如火。

上世纪60年代,党中央作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战略布署,提出“三线建设”战略,有计划地在三线发展军工重工,建立国家战略后方基地。地处鄂西北的襄阳成为三线企业建设的重要聚集地。

“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18万襄阳儿女,构筑起稻浪滚滚的丰收画;18万襄阳儿女,造就了‘旱包子’变‘米袋子’的人间传奇。”诗与朗诵《丹心筑丹渠》,让观众了解到襄阳儿女战天斗地、劈山凿洞修建引丹渠的丰功伟绩。

诗与情景《256天的奇迹》再现了汉江一桥的建设情景:80多万人次肩挑背扛参与建设,仅用8个月就建成通车。这是襄阳人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谱写的一首恢弘壮丽的建设诗篇,更是襄阳人勇于创新的最好见证。

热火朝天的工地上,传来充满自信的劳动号子:“天不怕,地不怕,我为革命把桥架,备战备荒为人民,再大的困难踩脚下。天天盼,年年盼,千年梦想要实现,一桥飞架汉江上,轮渡一去不复返,襄樊人民齐欢呼,好日子一天胜一天。”

激情燃烧的岁月、热火朝天的年代,让观众心潮澎湃。

★这是一面阔步前行、团结奋斗的旗帜

“那是一个一生难忘的仲夏!荷花盛开,万树碧绿,二十啷当的我,从兰州飞奔而来,谁怕山遥水远,平添壮志满腔,从此,行走在这七省通衢、金城汤池的襄阳!”诗与舞蹈《襄阳 我的第二故乡》生动再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青年建设襄阳的豪情壮志和火热场景。

上世纪70年代,襄阳率先打破户籍和干部管理体制的坚冰,从全国各大中心城市、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吸引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和技术骨干,扎根襄阳,助推城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这样的做法,在当时的中国激起了巨大的波澜,成为全国工业企业发展的先进典型代表。

襄阳人民在改革开放征程上昂首阔步,对新生活充满了向往和希冀,浑身是力量,满心是期盼。“在春天的潮汐中,襄阳迈开了纵情奔跑的步伐,那一年的襄阳格外自豪!”随着主讲述人的深情讲述,诗与歌唱《那一年》展现出1992年,在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的背景下,襄阳发生了一系列重要事件:襄樊汽车产业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第二汽车制造厂更名为东风汽车公司;第一批富康轿车正式下线;襄阳轴承集团正式成立;长虹大桥建成通车……

傲人的成绩单,令台下观众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

★这是一面长风破浪、引领复兴的旗帜

舞台上,精彩不断,脱贫攻坚、抗击疫情……一个个熟悉的场景生动呈现。

诗与情景《一个都不能少》,展现了襄阳脱贫攻坚取得的辉煌成就。我市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和头号民生工程,派出2804个工作队9433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2020年,南漳、保康、谷城三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7万多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讲述与舞蹈《逆行》,再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主动请战,到抗击疫情一线去战斗的情景,生动诠释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那些逆行的白衣天使身上发生的一幕幕,再次让观众热泪盈眶。

“擎科技之巨剑,长大国之威风;创航天之事业,翔中国之巨龙。献我襄阳智,破宇宙之迷宫。”航天42所员工铿锵有力的齐诵《奋翼飞天赋》,令大家无比自豪。

“带着风雷云电,挟着千钧之势,襄阳这艘航行于汤汤汉江的大船,沐浴着十八大的春风,奋楫扬帆、乘风破浪,全速驶向新时代。”音舞诗画《扬帆》,再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展现了“十四五”规划宏伟蓝图。

整场晚会内容紧凑、环环相扣,观众始终热情饱满,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献上最深情的祝福。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最后,全场起立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传递出襄阳人民红心永向党、奋进新时代的壮志豪情。


走进新时代,扬帆风正劲!大城正崛起,襄阳一定行!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本报评论员


在党的百年历史中,萧楚女、程克绳、罗忠毅、吴德峰、聂海胜等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从襄阳走出,在襄阳战斗,为国家独立富强,人民安居乐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让这座古老的城市拥有了丰厚的红色资源。

到革命烈士陵园、萧楚女纪念馆等地开展专题学习,缅怀革命先烈,坚定初心使命;编撰出版《建党百年襄阳大事纪实》《建党百年襄阳英模人物》《热血襄魂》等作品;组织红色题材舞台艺术精品《滚灯谣》《黄河绝唱》《远山丰碑》赴各地巡演……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全市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襄阳红色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把英烈模范当作党史“教师”,把革命旧址遗址当作党史“教室”,把红色文物当作党史“教材”,让党员干部从党一路走过的苦难辉煌中汲取了不竭的奋斗动力,进一步夯实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通过深入挖掘襄阳百年党史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在全省率先创新推出的大型音舞诗画《旗帜》作为我市庆祝建党100周年的专场文艺演出,在6月28日首演,获得巨大成功。

大型音舞诗画《旗帜》以党的100周年历史为主线,以原创诗歌为核心,采用诗与朗诵、诗与歌唱、诗与舞蹈、诗与情景、诗与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在襄阳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为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打造了一堂生动鲜活、意义深刻的党史“大思政课”,是襄阳用心、用情、用力保护、管理、运用红色资源的成功案例。

今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红色资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红色血脉是精神力量源泉,我们既要挖掘好、保护好红色资源,更要运用好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以大型音舞诗画《旗帜》成功首演,收获观众广泛好评为契机,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进一步保护好红色资源,制定好红色资源保护规划、方案,尽最大努力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更多地在“现场说法”中感悟、领悟党百年奋斗历程经历的苦难和辉煌。要进一步管理好红色资源,切实把握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并抓好红色资源展示,将红色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提炼、优化,确保所有文物分类科学、脉络清晰,让红色资源“动”起来。要进一步运用好红色资源,聚焦增强表现力,积极运用声光电等技术以及戏剧等文艺形式展示红色资源;聚焦增强传播力,发挥好微信、抖音等新媒体作用,让红色资源传播得更远;聚焦增强影响力,通过接地气的“乡音”,让党史飞入寻常百姓家。

多单位组织收看大型音舞诗画《旗帜》直播

市公交集团 为乘客继续提供优质服务

本报讯(见习记者杨帆)6月28日,襄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晚会——大型音舞诗画《旗帜》举行第一次演出。当晚,市公交集团组织收看晚会直播。

看完整场演出后,公交集团职工们被充满激情的表演所震撼,被革命先烈们的故事所打动,纷纷表示,要发扬革命精神,鼓干劲、争先锋,立足岗位,不断奋进,为推动公交事业进一步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整场表演再现了革命年代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深受鼓舞,我要向革命先烈们学习,艰苦奋斗、不断努力,争当一名更加优秀的共产党员。”襄阳公交集团27路线路长、驾驶员朱兰兰说。她还表示,作为一名公交驾驶员,她将恪尽职守,全力保障群众出行安全,以优质的服务让广大乘客感受真情、关爱和温馨,用实际行动促进襄阳公交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为襄阳高质量发展作出公交贡献,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襄阳公交出租汽车公司司机程松松说,看完表演深受感动。疫情期间,他冲锋在前、主动奔赴一线,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继续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扬奉献精神,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襄阳市民带来更好的出行体验。

5713厂 为空军装备修理事业再立新功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殷素)“这场表演通过多种文艺形式相结合,生动再现了襄阳这座英雄辈出的城市在一代代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不懈奋斗中实现城市巨变,成为汉江中游辐射鄂、豫、川、陕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也是一堂非常有教育意义、富有生命力的‘大思政课’。”6月28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713工厂谷城分厂党总支书记马超臣在收看襄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晚会——大型音舞诗画《旗帜》后深有感慨地说。

当晚,5713厂工会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分工会主席、党员群众骨干、优秀青年代表179人,在工厂综合楼二楼报告厅集中收看了节目。大家纷纷表示,节目挖掘襄阳重要党史人物、党史事件,很接地气,让人触景生情,感受到襄阳这座英雄城市的伟大。“看到《兴国路 激情燃烧》篇章时,我热血沸腾,仿佛回到那个年代,自己也投身革命……”马海强是一名年轻党员,在红梅工作室从事激光焊接新技术研究工作。“红军长征的脚步声还在耳边响起,我们这一代也会不惧艰险,走好新的长征之路。”技术中心肖雪萍表示,首先要立足岗位,精益求精,把好新机试修质量关,把试修工作当成工厂新的长征,为建设强大国防勇立大志。

5713厂工会办公室主任方涛介绍,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该厂组织了优秀党课评比及党史知识竞赛,举办征文、演讲比赛、美术书法摄影展等活动,得到广大党员和群众的热情支持与参与。此次集中收看《旗帜》,是对大家生活的这座城市现代史的回忆,更是一次党性的历练,精神的洗礼,思想的升华。工厂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掀起学党史、知党史的热潮,坚定知党恩、跟党走的信心,在“学史增信”中,凝聚军工力量,为空军装备修理事业再立新功。

汉江国投为襄阳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报讯(全媒体首席记者朱科)6月28日,襄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晚会——大型音舞诗画《旗帜》成功举行首演。当晚,汉江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汉江国投)组织收看了晚会直播。

观看完演出后,汉江国投的干部职工们被革命先烈、改革先行者的生动故事所鼓舞和振奋。一百年,中国共产党高举红色旗帜,以热血赴使命,取丹心照汗青,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救国路、开拓了一条兴国路、开创了一条富国路。大家纷纷表示,将继承先辈的精神和意志,立足岗位,奋勇前行,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党的百年华诞。“作为汉江国投唯一一家专业从事矿产开发与加工的企业,我们公司肩负着打造‘千亿级磷矿产业龙头企业’的重大使命。”湖北尧治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敏华说,公司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汉江国投党委工作部署,着力推动“智慧矿山、安全矿山、绿色矿山、文化矿山”四个矿山建设,为襄阳“一极两中心”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襄阳智投教育发展有限公司投资运管部专员庞静雯表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信仰,旗帜就是力量。作为汉江国投旗下智投教育一名从事投资运管工作的专员,将更加坚定自己的人生信仰和发展方向,从党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积极投身到襄阳教育文体工作中去,科学化、精细化开展项目运营管理工作,为助力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