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脚下的南渠,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襄水河,由于多种原因,襄水下游两公里多长的渠面被水泥盖板遮盖着,眼下,这些盖板被一一掀开,尘封近二十年的襄水终于重见天日。
这几天,几台大勾机把襄水下游的水泥盖板一一揭开,亮相的襄水河宽达十五米,深有三四米,水质清澈,潺潺流淌。
市水利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刘琰介绍,打开的盖板有两段,一段在盛丰路,大概有380米长,还有一段在六化建家属院附近,也有三百多米,一共有七百米左右。
说到襄水下游两公里多长的水泥盖板,襄城胜利街社区居委会党委书记邓学礼至今仍记忆犹新,他说,全长15公里的襄水虽然是襄阳人的母亲河,但到本世纪初它还是一条泥巴沟,不仅经常漫水,也很臭,沿岸居民怨气很大。
据介绍,因为当时没有污水处理厂,也没有污水管网,襄水就承担了排送沿岸生活污水的任务,到了下游蚊虫滋生,而且因为多年没有治理,襄水地基抬高,里面杂草丛生,到了涨水季节,大水又漫了出来,影响周围居民安全。
2000年,市政府决定治理襄水,邓学礼参与协调工作。在随后两三年里,施工方清理襄水下面的杂草和淤泥,加固渠边,再用水泥板把襄水给盖上,在上面建房。
邓学礼介绍, 当时由开发商开发渠面,谁整治谁受益,连清淤到盖板一万块钱一米,开始建房屋以房屋抵整治费。就这样,短短两三年间,在襄水下游两公里的渠面上,建起了一栋栋房子,这里的襄水从此被掩盖,今年81岁的李正煜当时就买了襄水上面的一套房子。
李正煜说,盖板盖了之后,蚊虫少了,也没有其它的气味了,人们在这生活很满意,很欢欣。 十年前,随着本市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相继投入使用,襄水沿岸的生活污水进入污水管网,襄水再也没有污水侵扰了,市政府决定把这些水泥盖板揭开,而在揭开之前,就是拆除上面的房子,2015年,李正煜响应号召,积极配合拆迁,主动搬走了。
这几年,襄水上面的大部分房子被拆除,从本月下旬开始,承担襄水岸线生态修复提升工程的市水投公司安排几辆大勾机,开始掀开襄水上面的水泥盖板。
刘琰表示,盖板打开之后,首先对水质进行生态修复,两岸会做景观提升,使南渠的水更美,环境更好,襄阳人的生活幸福感得到提升。(全媒体首席记者: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