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乘风破浪济沧海 砥砺前行谱华章——襄阳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改革发展侧记-m6米乐app

【襄阳日报】乘风破浪济沧海 砥砺前行谱华章——襄阳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改革发展侧记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7日 阅读次数:3
老河口力达创业园太阳能光伏电站一角。
调研燃气公司。
恩施毛滩河水电站。
进村入户送温暖。
消 防 演 练 。
“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现场。
点击图像浏览高清图

  通讯员 王辉军 林家群 全媒体记者 沈明晶

  四十年砥砺奋进,四十年改革创新。

  从煤气到液化气,再到天然气;从买卖电力到投资电厂,再到开发小水电站,开启热电联产项目……这是老百姓家庭生活燃料巨变的四十年,也是襄阳能源集团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改革创新的四十年。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近年来,襄阳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能源集团)优化整合资源,激活企业要素,改革用人机制,积极拓展新能源业务,强化国企党建,把改革的红利逐步转化为发展前进的动能,生动诠释了国有企业“改则兴、革则进”的时代内涵。

  合并重组做大做优能源集团

  襄阳市燃气热力公司对于老襄阳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这是一家有几十年历史的老字号国企,曾经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美好燃气”早已成为市区一个家喻户晓的知名燃气品牌。

  相比襄阳市燃气热力公司,合并前的能源集团也经历了襄樊电力开发总公司、襄阳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历程,是本地一家有着二十多年历史的国有企业,主要业务有电力开发、电站运营、煤炭经营、石矿开采、石膏制品和蒸汽热力供应等。

  2015年11月30日,襄阳市人民政府正式将襄阳市燃气热力公司和襄阳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重组后的新公司统一使用襄阳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名称。而在这次合并重组前,这两家企业伴随着改革的进程、形势发展的要求,分别经历了四十余年和二十余年组建、变迁、改革的过程。

  襄阳市燃气热力公司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77年成立的襄樊市煤气公司,原来的襄阳能源集团最早可追溯到1992年注册成立的襄樊电力开发总公司,最终在改革的大潮下,这两家公司完成了合并重组。

  对于这次重组,改革的内涵大于重组的形式。市政府常务会议纪要写明:重组是我市实现资源互补、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能源板块的重要举措,对于优化国有企业资源配置,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高资本运营和资产运营效率,拓展和创新投融资体制,发挥国有经济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保障性、先导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前景广阔。

  主导此次合并重组的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认为,能源集团与燃气热力公司同属能源类经营企业,其经营范围和主要经营业务具有同类型、同范畴、相融合的特点,两公司合并有利于做实做大做强襄阳能源板块。

  新能源集团合并重组后,公司资产规模整体大大增加,整合了襄阳能源市场,增加了米乐官网app的业务范围,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集团公司的现金流量,提升了整体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了金融市场融资能力;缓解了资金链压力,集中人、财、物等优势,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成功实现了优势互补。

  主动作为产业运营和资本运营并举

  为了缓解襄阳电力紧张局面,根据国家集资办电政策,经市政府批准,1992年注册成立了襄樊电力开发总公司,其主要经营任务是依托供电局,购买电力、电量计划指标,弥补全市用电缺口,收取火电集资款等。

  成立之初,襄樊电力开发总公司注册资金只有50万元,随后不断增加注册资金,并在1997年投资湖北汉源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再由该公司投资襄樊电厂,发展火电循环经济,使得公司注册资金扩至15104万元。

  2004年7月,经市政府批准,襄樊电力开发总公司正式从供电部门分离出来,实行公司化运营。此后,该公司迅速抓住政策机遇,大力开发保康、谷城等地的水力资源,实行以独资控股为主,参股为辅,利用公司平台,吸收部分股东资金,滚动开发小水电项目。

  除了开发本地小水电项目外,该公司积极向外扩展业务。2010年,通过市场竞争,成功取得恩施毛滩河1.5万千瓦水电站的开发权,这是顺应国家产业政策调整、锐意改革创新开发环保节能项目的代表作。

  随后,襄樊电力开发总公司又完成了对襄樊东唐电力服务有限公司的增资扩股,和湖北华电结成战略联盟,开启热电联产项目,实现企业合作共赢。2011年12月,该公司完成改制,后更名为襄阳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为一家襄阳本地的国企,在2015年合并之前的能源集团就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不仅持襄阳华电10%的股份,还参股、控股了十几家企业,投资可谓处处开花。燃气热力公司同属襄阳国企,拥有襄阳华润公司近三分之一的股份,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巨大潜力。

  新的能源集团未来发展如何?是简单做一个资本运营公司,像很多投融资公司一样四处投资参股,让钱来生钱?还是扑下身子,埋头做实业?这对新公司来说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抉择。

  经过调查研究和分析研判,该公司领导层最终确立了企业发展战略:致力于传统能源、清洁能源以及新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以实现“企业规模增长和价值增长并重,产业运营和资本运营并举,传统能源和新型能源并行”为目的,把企业建设成为运转高效、行业领先、管理一流、品牌影响明显,多元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国有大型能源企业集团。

  为了引进更多的大项目,能源集团积极与国内燃气设备生产龙头企业——重庆山城燃气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组建襄阳山城燃气设备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包括燃气设备、计量器具、调压设备的生产、销售和维修等。

  此举不仅有利于企业机制创新,改善法人治理结构,符合当前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而且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填补襄阳市场空白,推动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为能源集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抢抓机遇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并行

  对一家能源企业来说,一般会面临两大类别的发展重点:一是传统能源,又称常规能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等;二是新能源,主要指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

  公司合并后,能源集团在继续巩固天然气、水电、液化气等传统能源市场的同时,积极抢占新能源发展高地,特别是襄阳市境内的光伏资源。老河口的太阳能资源比较丰富,因此该市的太阳能资源争夺也最为激烈。

  为抢占光伏发电先机,能源集团和国内领先的大型新能源企业联合,与老河口市政府签约了12亿元光伏项目,力争打造老河口光伏发电领跑者基地。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发电20亿度。

  聚焦项目开发,积蓄发展新能源。未来,能源公司将统筹考虑传统能源、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以传统的水电、火电、热电联产为基础产业,以新能源投资开发利用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形成多元化经营并存的产业格局,打造环保、高效的能源经济产业链。

  激发内在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在制度建设上,新的能源集团合并重组后,以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为目标,深入推进董事会建设;以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为目标,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激发企业内在活力为目标,不断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首先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用工机制。能源集团通过运用市场机制进行合理化的人才配置和用工管理,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人才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了责权利相一致、压力与动力相平衡、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体系:一是按照市场化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以绩效和能力为导向选人用人;二是建立健全劳动用工管理,狠抓考核落实,用规章制度规范约束员工行为;三是在公司内建立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规模决定用人总量和用人方式的市场化用人用工模式。

  建立以优胜劣汰为导向的竞争上岗机制。能源集团通过内部竞聘的方式定岗、定责、定人,实现竞聘上岗、择优聘任,做到岗变职变、岗变级变、岗变薪变,充分发掘各类懂技术、会管理、政治可靠、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管理人才,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薪酬调控机制。一是根据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经济效益情况和人力资源管理要求,对年度工资总额进行有效控制。二是本着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合理的原则,建立健全了薪酬分配制度。将企业效益与员工的薪酬挂钩,对员工实行绩效考核制和目标责任制,坚持做到年初目标任务明确,年终严格考核,奖惩兑现。三是结合经营实情,副职经营业绩考评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动态管理,考评计分。

  这些措施的实行,增强了该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充分调动了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了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升了能源集团的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勇担国企社会责任

  作为一家国企,能源集团在抓经济效益的同时,切实履行并担当着国企的社会责任。在液化气市场专项整治行动中,该公司旗下的美好燃气公司识大体、顾大局,率先落实各项要求,为净化燃气市场作出了表率。

  检验不合格的气瓶坚决不用,大气瓶全部上缴政府,所有的燃气代售点全部按新标准提档升级。为了确保燃气安全,能源集团领导态度鲜明,投入了百万元。目前,液化气用户大多是老旧小区的临时务工人员等弱势群体。该公司始终坚持保本和微利经营的原则,一年让利数百万元。

  与此同时,该公司从担当社会责任、服务襄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组织专人专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求合作、谋发展”的举措招商引资,多个项目正在落地中。公司旗下的湖北进源热能供应有限公司“新三板挂牌”工作已正式展开,正在向综合开发利用社会资源的层面迈进。

  2017年,根据襄阳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改革部署,襄阳能源集团正式划归汉江国投,新的体制、新的管理为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新契机和新活力。下一步,襄阳能源集团将坚持深化改革,紧紧围绕襄阳市委、市政府和汉江国投的安排及部署,将企业谋求发展的战略定位于传统能源、清洁能源以及新能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把企业建设成为运转高效、行业领先、管理一流、品牌影响明显,多元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国有大型能源企业集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