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靳勇 全媒体记者熊丹青)襄阳自贸片区已挂牌三年多,各项改革工作已进入深水区,要想用好、用足自贸区这块金字招牌,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通力协作。今年初,政协襄阳市十四届四次会议第97号提案《关于全力推进自贸区建设助推襄阳城市能级提升的建议》被列为领导领办重点提案,由市委书记李乐成领办、市自贸办承办。
接到提案后,市自贸办迅速召集高新区(自贸片区)管委会、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行政审批局、市人社局、市商务局、襄阳海关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与提案人面对面交流,认真听取提案人中肯的意见建议,并对提案中反映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便民利民举措需要改进、企业用工难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市自贸办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深入襄州、高新、宜城、老河口等地调研,召集博拉经纬、新火炬、大山合、恒德汽配等外向型企业座谈,多渠道收集疫情期间企业在物流、融资、出口、用工等领域的问题和诉求。下一步,市自贸办将会同提案人和相关职能部门,对相关工作短板弱项逐一回应解决,以提案办理为契机加快襄阳片区各项改革建设工作。
5月13日,我市召开襄阳自贸片区改革建设暨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会上,市政协委员、提案第一提案人郝文黎委员对提案建议情况进行说明,高新区(自贸片区)管委会汇报了自贸片区改革建设情况;市自贸办汇报了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及全年自贸片区重点工作计划;襄阳海关、汉江国投等部门分别汇报了在自贸片区推出的改革创新案例。去年12月正式运营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襄阳分中心,目前已经完成62人次出入境体检、630人次团体或个人体检。
李乐成详细询问了国际旅行卫生保健襄阳分中心运营情况。他说,襄阳分中心的运营完善了我市公共卫生联防联控体系,满足了航空口岸申报的必备条件,为市场主体和群众提供了便利。下一步,襄阳分中心要创新工作方法,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聚焦主业,为出入境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襄阳国际陆港公司以真实的贸易背景为前提,以“代理采购”“售后回购”“国际贸易代理”三个创新性服务模式为切口,通过运用多种贸易融资方式,提供“一体化”国际贸易代理服务,有效实现外贸产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商流”的四流合一,推动本地区企业做大做强。“如果外贸企业经营困难,你们‘代理采购’的货物怎么处置?”“通过你们的国际贸易代理,企业的融资成本具体降低了多少?”李乐成仔细询问公司负责人在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得到具体解答后,李乐成对该公司的做法表示肯定。
李乐成强调,自贸片区是深化改革、对接国际市场的前沿阵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必须以更大的开放力度拥抱发展,以更好的合作谋划共赢。全市上下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迎难而上,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改革开放新格局,提升襄阳竞争力。要始终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这一改革主线,坚持每项改革都必须可推广这一理念,让自贸片区这块“试验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把襄阳自贸片区建成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的标杆。要以市场主体是否拥有获得感为改革的出发点,着力解决物流、通关等重点问题,小口切入破解难题,形成“低成本、低费用、低门槛、高效率”为主要特征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以更好服务抓好招商安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