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日报】尽锐出战 决胜高质量脱贫攻坚战——“展现国企担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发言摘登-m6米乐app

【襄阳日报】尽锐出战 决胜高质量脱贫攻坚战——“展现国企担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发言摘登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3日 阅读次数:3












国有企业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

7月2日,“展现国企担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举行,9家在精准扶贫行动中表现突出的央企、市属国有企业代表,围绕发挥国企行业优势,资金、资源优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畅谈扶贫心得,展示了国有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责任和担当。


湖北中烟襄阳卷烟厂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建清: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持续发力

湖北中烟襄阳卷烟厂不讲条件、不讲困难,认真贯彻落实中烟公司党组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多次修订完善扶贫相关制度,不断提升精准扶贫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如期完成保康县松岗岭村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

松岗岭村位于保康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9户185人,到2018年12月已全部脱贫验收。

紧盯帮扶村群众需求迫切、反映强烈的现实难题,襄阳卷烟厂先后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40万余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工程,得到了全体村民的一致认可。

为发展产业,襄阳卷烟厂累计投入定点帮扶产业发展资金近137万元,全力支持定点帮扶村发展集体经济。2017年,帮扶村集体成立保康县富民药材有限责任公司,以成本价或免费向贫困户提供生猪仔和药材苗木,免费提供技术,按市场价回收产品,形成资源—技术—收购全流程致富通道。2019年,帮助村里发展反季节蔬菜60余亩、白芨30亩、花椒30万株,建设50kw光伏发电站。2020年,厂党委决定进一步扩容、扩产,计划再投入20万元,用于光伏发电站扩容,并投入20万元,以村集体的名义种植烟叶100亩。



中国移动襄阳分公司副总经理杨申海:

牢牢坚持“央企姓党”脱贫攻坚践行担当

中国移动襄阳分公司牢牢把握“央企姓党”这一根本属性,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承担了7个贫困村的定点扶贫任务,累计捐赠扶贫资金154.7万元。培育主导产业项目16个,顺利完成了阶段性扶贫工作任务,荣获“襄阳市2019年精准扶贫先进企业”称号。

网络资费终端齐发力,提速降费惠民利民。公司新建基站523个,行政村网络覆盖率达到100%。面向建档立卡贫困户推出专享“扶贫套餐”和宽带“倍增计划”,让利约600万元,惠及3.27万贫困户,让7326名贫困学生享受远程教育。捐赠约1.8万部自有品牌手机等设备,价值超过26.7万元。

加大力度精选项目,扶贫成果稳固提升。公司根据扶贫村实际情况,找准产业发展重点,将高山反季节蔬菜、代料食用菌、养殖业作为主导发展产业,把其他种植、乡村旅游作为辅助产业。2019年,公司帮助扶贫村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500亩、代料食用菌10万袋等;协调相关部门新修村组旅游道路4公里;架设主水管道10公里,解决了1219人的吃水问题;利用“中国移动扶贫商城”电商资源,公司、员工购买或推介贫困地区产品68万余元。


中国电信襄阳分公司纪委书记、副总经理周志康:

加强通信网络建设深入推进电商扶贫

中国电信襄阳分公司对口帮扶的贫困村有10个,贫困人口为672户2341人。公司建立了市、县公司和扶贫点三级工作体系,并组建了全市通信扶贫工作小组和市、县两级扶贫工作队,确保高质量完成通信业务精准脱贫攻坚。截至2019年底,10个贫困村已全部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

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电信普遍服务、4g专项覆盖建设等基础网络建设项目。到2019年底,已完成全部行政村通光缆建设任务,建档立卡的346个贫困村已有314个贫困村有4g网络覆盖,无线4g覆盖率为96%。

公司大力通过通信业务扶贫来改善贫困地区信息闭塞的现状,对建档立卡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干部,推出专属通信业务扶贫优惠资费、扶贫终端和扶贫视频应用,34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免费安装宽带及天翼高清,渗透率达到90%,享受扶贫惠民政策的用户数达11万。

在产业扶贫方面,公司深入推进电商扶贫,宜城、南漳、谷城等县(市)公司都取得较好的成效。南漳公司推出的“荆山结亲”活动,通过电商网络平台帮助农户销售农作物和禽畜,实现户均年增收7000元。保康县黄堡镇黄龙沟村建成“互联网 现代农业”的茶场项目,让该村281户农户的人均纯收入接近7000元。

襄阳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蔡俐娜:

履行央企社会责任因地制宜助农脱贫

“作为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多年来,我们始终牢记自己作为央企的社会责任,坚持奉行‘取之于社会,回报于社会’的理念,积极投身精准扶贫工作。”襄阳华润燃气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蔡俐娜说。

襄阳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于2014年底与保康县城关镇罗仕沟村结为帮扶单位。在深入调研后,公司针对罗仕沟村地理环境比较特殊的情况,制订了有针对性的扶贫计划。

2014年起,公司全力帮扶罗仕沟村经济发展,每年向帮扶村捐赠10万元慈善款用于帮扶贫困户脱贫;积极与市政府、市扶贫办、慈善总会、保康县和城关镇两级政府进行了对接,为罗仕沟村争取了修路项目、饮水项目、茶产业项目等各项发展经费共50万元。同时,公司积极提出合理化发展建议意见,帮助农户因地制宜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到2019年,罗仕沟村已完成了农网电力改造,保障了居民生活用电;修建村级入户水泥道路3.4公里;新建30立方水塔一座,饮水管道3.2公里,解决了居民饮水问题;发展茶园,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蔡俐娜说。

中石化襄阳石油分公司党委书记、副经理唐韶隆:

实地调研摸清底数科学立项确保成效

中石化襄阳石油分公司共有6个精准扶贫点,参与扶贫工作的人员22人,每年投入扶贫资金40余万元。2019年,6个贫困村实现了脱贫“摘帽”,390名贫困户村民脱贫。

近年来,中石化襄阳石油分公司组织党员干部多次到6个扶贫点召开“找穷根,下药准”专题座谈会,帮助贫困户发展艾叶种植、大虾养殖、中草药种植、杉树林基地建设等脱贫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

公司的主要做法有七点:第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了扶贫领导小组,各单位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同时选派干部长期驻村实施工作;第二是实地调研,科学立项,在确定扶贫项目时,广泛征求广大村民的意见;第三是加强扶贫资金和驻村工作人员的监管,监督部门每年都要到扶贫点开展巡查,了解资金使用情况,对驻村人员的“四风问题”进行监督;第四是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问卷调查,按照脱贫验收标准,入户调查核实,列出问题清单,推进脱贫“摘帽”验收;第五是大力开展政策宣传,全面提高贫困群众政策知晓度;第六是协助村支“两委”,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兑现;第七是确保核查工作取得实效,22名帮扶干部深入挂联贫困户家中,详细核查挂联户的“两不愁三保障”情况及生产、生活资料配备情况。

汉江国投党委副书记、董事黄开均:

发挥优势统筹推进“一村一策”强村富民

汉江国投主要负责保康县黄堡镇贾角尖村、保康县寺坪镇升石坪村、保康县马良镇水斗村、保康县歇马镇简槽村、谷城县赵湾乡鲁家油坊村5个村的精准扶贫工作。2018年底,这5个村全部脱贫“摘帽”。

汉江国投党委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把精准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严格落实主要领导每月“两天一夜”驻村工作,统筹推进5个村的驻点帮扶工作,选拔有经验的年轻干部充实到扶贫一线,将集团的党建、团建、群建活动与扶贫工作相结合,鼓励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子。

精准扶贫,产业先行。汉江国投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结合实际,找准产业,持续加大产业帮扶力度,将扶贫资金精准投入到长短效结合的产业发展中。5年来,汉江国投累计为5个驻点帮扶村投入产业发展资金约400万元。

5年来,汉江国投充分发挥集团公司自身设计、施工、建设优势,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村民修建蓄水池、群众文化活动广场、村组公路、公共厕所等,将精准扶贫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改善村庄人居环境。



市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芬:

带着真情结对帮扶抓实抓好扶贫项目

定向帮扶、精准帮扶,市公交集团党委高度重视扶贫工作,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统筹协调,单位部门协同开展。在公司内精心挑选扶贫队员,落实驻村工作责任制,以“真、抓、实、干”的态度开展扶贫工作。

带着感情“真”扶贫。市公交集团以深厚的情怀,在全力推进乡村基础建设的同时,每年坚持走访慰问贫困户、帮扶贫困大学生、奖励致富带头人,发动党员干部开展“精准”结对帮扶,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项目建设“实”扶贫。市公交集团以项目扶贫为龙头,积极宣传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鼓励农户大力发展牡丹、茯苓、天麻等中药材产业,以专业户先发展,带动其他贫困户后发展,提升村自身的“造血”功能,重点发展茶叶、油用牡丹、魔芋、天麻、茯苓、山鸡、土猪、黄牛、梅花鹿等种植、养殖产业,培育油用牡丹300亩、茶叶面积380亩,成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促进贫困户增收创收、脱贫致富。

这5年来,市公交集团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7万余元,通过修建通村公路、改善环境卫生、建设光伏发电、支持茶厂建设、建造文化广场等,将保康县馆驿村从昔日交通不便、贫穷落后的小山村逐步改变为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襄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甄先强:

助力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产业扶贫主线

一直以来,襄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结合南漳县板桥镇白云庵村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村集体、村民做实事,支持村里产业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开展送温暖、送爱心等活动。

统筹安排,形成合力狠抓落实。襄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始终坚持把扶贫工作作为单位工作的重要内容,在抓好经营生产工作的同时,对扶贫工作年度计划、重难点问题定期听取汇报,及时了解和掌握扶贫工作的新动态。

扶贫工作上下一盘棋,公司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及优秀党员积极参与到结对帮扶工作中,对5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点对点的精准对接帮扶,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把对接帮扶经常化、季度走访常态化。

近年来,襄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主动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为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不断注入动力,积极支持通村主道路及联组道路、党群活动中心建设,让村民出行更方便,村里开展活动有了宽敞明亮的场所;支持60kv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增加村集体收入。下一步,将以产业扶贫为主线,继续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消费扶贫,支持村特色产业发展。

市水利水电工程团党委副书记、团长朱建华:

坚持“输血”“造血”并重 高效推进精准扶贫

“今后,我们将克服不利影响,积极面对困难,抢抓水利市场,提高经济效益,拿出资金用于扶贫工作,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市水利水电工程团党委副书记、团长朱建华说。

2014年底,市水利水电工程团成立了扶贫工作队,深入谷城县五山镇西湾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紧接着,在2015年3月,市水利水电工程团启动了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2019年9月整体进入国企序列。朱建华说,改革扶贫两不误,时刻不忘贫困户。在历时4年半的转企改制过程中,我们既有序转企,又全力开展扶贫工作。

做实做细精准扶贫工作。工程团扶贫工作队走访入户与困难群众促膝谈心,摸清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债务和支出等现状。在引导特困户脱贫致富方面,工程团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邀请农业技术人员到该村开展种养业培训,推广实用技术,帮助他们寻找致富门路。目前,该团已向西湾村投入帮扶资金34万元,该村84户177名贫困人员已全面实现脱贫。

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程建胜:

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听了9家国企的扶贫故事后,我深受感动,他们扎实的扶贫工作展示了他们的担当和作为,值得我学习。”市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程建胜说。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国企按照“强组织、强理念、强基础、强产业、强帮扶”的要求,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把精准扶贫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通过扎实有效的措施,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项目遍地开花,就业率明显提高,村民们幸福感、满意感、获得感、自豪感明显提升。“国企频频出真招、实招,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比如移动部门大力开展消费扶贫,市水利水电工程团克服种种困难抓扶贫,公交集团带着感情扶贫,电信部门精心开展电商扶贫等。”程建胜说,他们冲在一线,干在一线,既出钱又出力,让我们感受到了国企担当。

程建胜说,今后,我希望国企再鼓干劲、担当实干,聚焦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合力攻坚,坚守岗位,补齐短板,巩固提升,全面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邓世海:

发挥国企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关乎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国有企业应将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作为践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确保向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交出满意答卷。”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邓世海说。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地方政府和基层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协同作战。”邓世海说,“国有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市场经济主体,参与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大优势,可以围绕市场做文章,有利于激发贫困地区的市场活力,为贫困地区持续有效注入经济发展动力。”

邓世海说,今天参会的央企和市属企业,是市域范围内国有企业的骨干力量,大多数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重要领域,也是贫困地区迫切需要发展的行业。各企业要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和资金优势,充分利用自身各类要素比较优势和资源禀赋,将其积极注入脱贫攻坚工作中,帮助解决襄阳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人才、技术与资本等需求,助力脱贫攻坚,持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统筹:龚莉 孙凤玲

文字:韩犁夫 吴芳 孙凤玲黄可 沈明晶 文苏悦 徐小林

摄影:乔森垚

设计:曾晓薇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