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
市图书馆东津新馆正式开馆。
出于疫情防控需要,
新馆每日接待读者不超过1500人,
市民需通过
“襄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微服务大厅”进行入馆预约。
市图书馆东津新馆于2012年9月启动建设,2019年年底建成竣工,总面积54289平方米(在全国地市级图书馆中名列前茅),共有6层(地上5层、地下1层),设计藏书能力达450万册,现有图书110万册,设置阅览室坐席3000个,可每日接待游客5000人次。图书馆建筑主体以智慧树为设计灵感,体现北宋著名书画名家米芾“城市山林”的思想。
新馆设有廉政书屋、盲文图书馆、文学艺术馆、社科综合馆、自科综合馆、专题馆、助残志愿者服务工作站、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家庭亲子阅读交流中心、餐厅。
开馆时间为
早上9点至下午4点,
中午读者可在新馆餐厅就餐。
新馆各楼层具体情况为
一楼:
设有廉政书屋、盲文图书馆、
助残志愿者服务工作站、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
家庭亲子阅读交流中心。
廉政书屋:现有藏书近600册,图书涵盖有政治、党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除中纪委、中宣部指定的党政领导干部必读书目外,图书馆又从“学习强国”、相关的廉政教育网中选取了部分书目。
盲文图书馆:盲文图书馆是在原老馆盲文图书阅览区基础上建立起来,现藏有盲文图书1200余册。随着新馆的启用和,将逐步完善残障设备及盲人设备设施,包括盲人专用电子阅读设备、盲人阅读机、盲人蓝牙读屏感应装置、盲人声频触摸等设备。
二楼:
文学艺术馆
上架的图书主要是中国近现代文学书籍和中西方文学作品。馆目前馆藏文学艺术类图书50余万余件。现上架有15万册件,老馆中还有30余万册件。
三楼:
社科综合馆
上架的图书是按中图法标配上架的图书,包括有: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军事、中外文图书、中西方历史、地理等图书。现有上架图书11万册件。
四楼:
自科综合馆
上架的图书也是按中图法标配上架的图书,目前上架图书12万册件。包括中国各时期的工业生产、交通物流、航空航天技术制造、纳米与新材料使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环境保护等学科图书。
五楼:
专题馆,
包括古籍文献馆、胡绳藏书馆、
汉水文化馆、三国文化馆、
人文馆。
古籍文献馆,上架的是“镇馆之宝”。这里有被国家文物局、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审校确认的古籍文献3万余函,被国务院授予“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称号。
疫情期间
进入新馆预约方式:
对出入馆读者实行手机预约、绿码通行、健康承诺、体温监测等综合性入馆准入和限流措施,每天接待读者不超过1500人,实时在馆人数不超过500人。
入馆采取微信预约的方式,
每天在不同时段
开放1500个预约名额,
读者用手机提前一天或二天预约
并签署健康承诺,
入馆前需现场测温,
体温正常者出示本人借书证和身份证,
进行登记后方可入馆。
手机预约流程:
关注“襄阳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点击“微服务大厅”—“预约到馆”,
输入姓名、身份证和手机号码
并勾选“健康承诺”,
点击“预约”后选择相应的到馆时间段,
最后提交预约信息即可
(每次预约可勾选是否带儿童,
仅限带一名儿童)。
文字:通讯员闫莉 全媒体记者彭艺唯
图片:全媒体首席记者安富斌
编辑:陈忱|审核:谢勇
校对:张文进|终审:龚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