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新号令,引发我市干部群众强烈反响,为全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增强了信心、鼓足了干劲。
大家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凝心聚力啃下“硬骨头”,真正兑现“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的诺言,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补足短板,为脱贫攻坚打牢基础
截至2019年底,全市仅有584户1360人未脱贫。“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前提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杨富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提振了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为襄阳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全市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提供了根本遵循。
杨富杰表示,要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责任,进一步压实各项工作。要积极应对疫情对脱贫攻坚的不利影响,重点解决好贫困人口务工就业、农产品销售、产业发展等难题。要坚持分类施策、加大投入、驻村帮扶、严格核查,确保完成全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补齐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集中解决好贫困地区群众反映强烈的、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杨富杰表示,下一步将巩固提升安全饮水工作,解决偏远山区季节性缺水问题;在危房改造上加大工作力度,持续提升安全住房水平;在医疗教育上加大投入,确保适龄儿童100%入学,落实好相关奖补措施;进一步提升产业扶贫的带动能力和水平,发挥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城拔寨、结硬账的一年,越到关键时候越要迎难而上。”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科科长庞成庆表示,将坚持产业扶贫与扶志、扶智同向发力,与壮大集体经济同步推进,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庞成庆说,农业部门将指导各县(市、区)帮助贫困户做好农产品采摘、运输、储藏和销售工作,稳住产业发展成果,尽最大努力减少贫困户损失;协调做好春耕物资配运和技术指导,指导贫困户继续发展扶贫产业。
围绕全市十大主导产业和各地特色产业,加快构建“一县一个主导品牌”“一镇一个主导产业”“一村一个主导产品”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市农业部门将指导各县(市、区)确定贫困村的主导产品,制订发展计划和推进措施。
“我们还将抓好合作带动,一方面加大培育和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壮大龙头企业实力,另一方面持续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提升工作,增强带贫减贫积极性。”庞成庆表示,农业部门将大力推广绿色经营、规模适宜、效益稳定、操作简单的产业扶贫模式;实施2020年“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训计划;加强产业指导员调度管理,解决当前产业扶贫“最后一公里”难题。
发挥优势,为精准扶贫提供保障
当前,我市从制度上避免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的发生,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负担明显减轻,健康水平普遍提高。
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新来表示,2020年,我市将动态调整农村贫困人口纳入医保的数据库,做到应保尽保,跟踪、评估农村人口的健康状况变化和医疗负担水平,确保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制度保障范围。“我们会特别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对健康基础脆弱人口的影响,防止出现因病返贫。”王新来表示,医疗保障部门将提高居民医保统筹层级,实现市级统筹,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基本医疗保险的抗风险能力,做细做实农村贫困人口医保缴费的财政补助工作;进一步加大农村贫困人口特殊慢性病门诊保障工作,采取便民措施确保贫困人口看病方便、购药价格合理;引导农村贫困人口合理就医,打击不法医疗机构的欺诈骗保行为。“我们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加油助力。”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文斌表示,该局将充分发挥大数据在支持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加快“健康码”推广应用,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影响。
张文斌表示,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确保政务专网到村,综合运用好“全市通办”“一网通办”“容缺办”“帮代办”等改革举措,对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实行提前介入、贴近服务、随到随审、科学审批,开辟一站式、全链条并行的审批“绿色通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东津新区将攻坚克难,努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东津新区(经开区)党工委书记、东津新区管委会主任肖勇表示,他们将高度重视对口帮扶的南漳县板桥镇宋家坪村的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把该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与东津新区所辖村(社区)的疫情防控同部署、同要求,积极谋划对该村2020年的帮扶计划,推动扶贫与扶智相结合。
肖勇说,一方面,利用当地海拔高、气温低的特点,协助村民大力发展种植产业,积极开展就业扶贫,摸排东津新区企业用工需求,并与帮扶村进行“点对点”联系,解决群众务工难问题;另一方面,加大对该村的农业技术帮扶,计划组织农业、畜牧、特产等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提升村民发展产业的能力,积极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汉江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伍军表示,汉江国投扶贫工作队将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继续严格遵守“五天四夜”驻村工作制度,协助对口帮扶的村做好2020年度的精准扶贫工作;鼓励号召广大干部职工自愿结对帮扶,充实扶贫工作新生力量;进一步加大产业资金的帮扶力度,助力贫困户的产业帮扶以及驻点村集体经济的长效发展。
埋头苦干,为脱贫致富增强动力
保康县是国家级贫困县,2018年整县脱贫出列。该县歇马镇党委书记宋炳祥说,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将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在守好战疫防线不松劲的同时,紧盯‘两不愁三保障’,扎实推动特色产业和农旅经济融合发展,巩固脱贫成果,维护地区稳定,提升群众生活水平,在这个关键时期,作出应有的贡献和担当。”宋炳祥说。
谷城县紫金镇花园村于2017年底脱贫出列。“去年村民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290元,2012年的时候才9601元,靠的就是党的扶贫好政策啊!”该村党支部书记钟吉波说,为了全面奔小康,村里继续围绕茶叶种植、畜禽养殖和乡村旅游等扶贫产业,埋头苦干,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
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动员令,更加坚定了钟吉波发展的信心。他表示,要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查找短板和弱项,想办法逐一销号解决,全面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积极探索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子,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传到了海拔1000米的谷城县赵湾乡鲁家油坊村,干群热议开来。“突如其来的疫情有点影响全村脱贫攻坚的具体安排,但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坚定了必胜的信心。”该村党支部书记谭正洪表示,在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全村干群会抱得更紧,甩开膀子去奋斗。
目前,村干部正帮61户村民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30亩甜柿子果园、中草药种植基地等特色项目正有序推进。
截至2019年底,南漳县李庙镇5193人全部脱贫,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00余元。“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和信心。”南漳县李庙镇党委书记侯朝根表示,将继续巩固脱贫成果,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提升脱贫群众的造血能力,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
侯朝根表示,该镇将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切实堵住因疫致贫、返贫的漏洞,大力发展以烟叶、食用菌、茶叶为主的特色产业,带动农户脱贫致富。(全媒体记者严俊杰 朱科 韩洁 童光辉 胡采棣 朱贤 通讯员周浩章 谢平安 乔丽 梁永劼 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