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名片:
廉顺:35岁,200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汉江国投集团襄阳交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员工。
1月24日晚,我在微信群里和大学同学聊天,突然看到一条信息,是关于当年的辅导员联系到一批捐赠给湖北的海外物资的内容。由于我身处襄阳,辅导员便通知我,让我负责物资捐赠襄阳的相关事宜。于是,我加入了武汉理工大学募捐志愿者小组,成了一名志愿者。
接到任务后,我有些不知所措,除了等物资、等消息外,不知道该干什么。与其等待,不如先了解下襄阳这边的物资需求情况。于是,我逐一收集市区各医院的物资需求信息,做好统计,建立“襄阳医用物资救助团”微信群,并及时将物资需求表反馈给武汉理工大学募捐志愿者小组。为了能找到更多救援物资,我又加入了几个武汉的志愿者群。
作为志愿者,我第一次完成任务是在1月26日凌晨。
当时虽是夜深人静,但我所在的微信群还在不断发出信息。突然,在一个物资申请群里,出现了一条寻求物资运送的求助信息。我立马联系了发信息者,让他与另一个物资运输群的群主联系。不到15分钟,两人一对接便将事情办妥了。
深更半夜,很快把一桩急事办妥了,这着实让我兴奋了好一会儿。后来我想,正因为平时多收集了信息,才促成这件事。我当时就明白了,当好一个志愿者,关键在于做一个有心人。
20多天来,我坚持转发一些与救援、帮扶有关的信息,包括疫情最新动态、物资生产厂商的米乐官网app的联系方式、物资需求信息、科普常识等。
我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钟才睡,第二天早上不到7点就醒了,一睁眼就是翻看手机里的未读信息,然后筛选和寻找有用信息。通过多方了解、学习,我逐步掌握了医用口罩的识别方法,成了各个群里的口罩辨别“专家”。(廉顺口述 全媒体记者周平整理)